为您找到相关结果534,694个

《尼采生存哲学》读书笔记_笔记_读后_快好知

这本书取名《尼采生存哲学》,其实只是出版社编者为了编书而随便起的书名,尼采并没有什么生存哲学的论述,所以这本书算是尼采著作的合辑版。出版社的目的当然这样一本书里介绍完尼采的主要思想,但是缺点就在于,由于选取的内容繁多,这本书...
www.kuaihz.com/tid52/23...html 2023-5-19

巩宝平:孔子君子教育思想内涵影响略论_中国哲学_哲学_快好知

从孔子开始,无数儒家从个人教育实践和前人薪传经验中总结出各种教育思想,蔚然大观,几成哲学。《论语》一书集中反映孔子的教育哲学与思想,很多内容都是对孔门师徒论道、讲学的生动再现和记录,而君子之论贯穿诸篇,故所谓“《论语》一书...
www.kuaihz.com/tid23/tid125_3277...html 2023-2-7

...文明?如何认识?:亲社会性、人类理性与文明本质_伦理学_哲学_快...

[8] 别尔嘉耶夫:《人的奴役与自由:人格主义哲学的体认》,徐黎明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02页。 [9] 汪丁丁:《新政治经济学讲义:在中国思索正义、效率与公共选择》,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03页。
www.kuaihz.com/tid23/tid131_2861...html 2021-8-27

...格尔的康德解读能否成立?——对《康德书》的再考察_外国哲学...

作者简介:江午奇,湖南攸县人,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生;李章印,山东莘县人,哲学博士,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济南 250100 原发信息: 《现代哲学》2019年第20192期 第 内容提要:以卡西尔为代表的反对者误解了海德格尔...
www.kuaihz.com/tid23/tid126_2929...html 2023-2-7

...信仰社会学研究要义——兼论信仰如何成为中国问题_宗教学_哲学...

在其神人关系的建构动力不是出于具有身份阶层的专业人士的建构,信仰类型也无法构成某个特别的宗教形态的同时,那些通过其他非宗教途径而建构起来的神圣对象、神圣秩序,特别是在那些非宗教性信仰实践方式特别强盛的时候,某种宇宙哲学、真理观、...
www.kuaihz.com/tid23/tid133_1547...html 2023-2-7

戴建业:无为:治国之道与处世之方_中国哲学_哲学_快好知

可以肯定,“无为”之“无”不同于《老子》第40章“有生于无”之“无”,此处的“无”显然不是指一种哲学本体。“为”字如果独立解释其意义与“作”“做”相近,如《老子》63章中“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www.kuaihz.com/tid23/tid125_2849...html 2023-2-18

朱汉民:湘学学统的建构与传承_中国哲学_哲学_快好知

“湘学”的学统是如何建构起来的?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朱汉民长期从事湘学研究,最近又出版了《湘学通论》,他对以上这些问题做了许多新的探讨。围绕湘学学统及其建构传承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朱汉民。
www.kuaihz.com/tid23/tid125_3344...html 2022-11-4

宗性法师:当代汉传佛教修学体系建设的前提和基础_佛学专题_哲学...

历史上的中国佛教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举凡传统音乐、艺术、建筑、思想、哲学,都深受佛教的浸润。佛教能不能够在新的时代、新的社会,重新植根于我们的社会民众,那就是我们今天要面临的问题。这其中首要的问题就是现代性,也即是...
www.kuaihz.com/tid23/tid135_3052...html 2023-2-14

何为“良知”,中国哲学中的“良知”概念_儒学_快好知

在中国哲学中,“良知”的概念来自孟子:“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孟子·尽心上》)孟子还...
www.kuaihz.com/tid1/tid167_12191...html 2023-5-18

赵建永:《了凡四训》融会儒释道的善学思想_佛学专题_哲学_快好知

作为中国第一位署名的善书作者,袁了凡的《了凡四训》是善书中的经典之作,其善学思想对明末出现的慈善组织有指导作用,引发了民间力量组办慈善机构的浪潮。可以说,晚明以来中国慈善组织的成立和发展,发轫于袁了凡善学思想的传承和传播。本...
www.kuaihz.com/tid23/tid135_3202...html 202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