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6,134个
《新唐书·姚瑞传》原文及翻译_古文_读书_快好知
永徽后,左右史唯对仗承旨,仗下谋议不得闻。璹以帝王谟训不可阙纪,请仗下所言军国政要,责宰相自撰,号《时政记》,以授史官。从之。时政有记自璹始。延载初,拜纳言,有司以璹族犯法,不可为侍臣者。璹曰:“王敦犯顺,导典枢机...
www.kuaihz.com/tid141/3719...html 2023-11-26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意思翻译、赏析_古文_读书_快好知
它的韵律和谐,对仗工整,写的是律诗这种近体诗,却有古体诗的风味,同时又不失清丽。前人认为这首诗“首二句失粘”,只从形式上进行批评,未必中肯。 创作背景 这组诗是咏古迹怀古人进而感怀自己的作品。作者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从...
www.kuaihz.com/tid141_40578...html 2023-11-30
愿得燕弓射天将,耻令越甲鸣吴军。意思翻译及赏析_古文_读书_快好知
沈德潜《唐诗别裁》谓“此种诗纯以对仗胜”。诗中对偶工巧自然,如同灵气周运全身,使诗人所表达的内容,犹如璞玉磨琢成器,达到了理正而文奇,意新而词高的艺术境界。 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
www.kuaihz.com/tid0_12300...html 2022-10-23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刘长卿原文及翻译_注释_赏析_古文_读书...
“秋入”二字有的版本作“秋日”,可能出于对仗工稳的考虑,“秋日”与“古台”相对才恰切。但我以为用“入”字更妥贴,首先它紧承上句末尾时间名词“后”字,揭示了诗人情随景迁的心理流向。其次用“入”字这个趋向动词更有力度,更...
www.kuaihz.com/tid141_40450...html 2023-7-10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全诗拼音、意思及解析_唐代杜甫_古文_读书_快...
它的韵律和谐,对仗工整,写的是律诗这种近体诗,却有古体诗的风味,同时又不失清丽。前人认为这首诗“首二句失粘”,只从形式上进行批评,未必中肯。 本文“咏怀古迹五首·其二全诗拼音、意思及解析_唐代杜甫”由文言文之家(www.wywzj....
www.kuaihz.com/tid141_40926...html 2023-8-31
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意思翻译及赏析_古文_读书_快好知
另外前人已经指出,此诗首联以“紫”对“皇”,极为典丽,岑参此诗对仗之精于此亦可见一斑。在这四首唱和诗中,论对仗之精工典丽,唯杜诗可与岑参此诗相敌。 其二曰“辞藻典丽堂皇”。岑参虽尚奇丽,但并不排斥典丽堂皇之语。在岑参此...
www.kuaihz.com/tid141_40923...html 2023-5-12
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意思翻译及赏析_古文_读书_快好知
另外前人已经指出,此诗首联以“紫”对“皇”,极为典丽,岑参此诗对仗之精于此亦可见一斑。在这四首唱和诗中,论对仗之精工典丽,唯杜诗可与岑参此诗相敌。 其二曰“辞藻典丽堂皇”。岑参虽尚奇丽,但并不排斥典丽堂皇之语。在岑参此...
www.kuaihz.com/tid141_40923...html 2023-11-15
五古·挽易昌陶原文翻译_注释_赏析_古文_读书_快好知
⑴五古:五言古诗的简称。每句五个字,句数不限,偶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可以换韵,不像五律那样讲究平仄对仗。 ⑵易昌陶:名咏畦,湖南衡山人。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生,与毛泽东同班。1915年3月病死家中。毛泽东在致湘生信中说...
www.kuaihz.com/tid141_40519...html 2023-11-26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_古文_读书...
(它)格调,却可直追初盛。中间两联, 语气的阔大,声调的铿锵,炼字的遒劲,对 仗的工稳,处处和盛唐诗不相上下。”特别是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两句,炼字精 当,对仗工稳,以动写景,画面清新逼真,历 来被人们所称道,自然是...
www.kuaihz.com/tid141_40698...html 2023-11-26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_古文_读书...
全诗平仄都合格律,但通篇无对仗,与孟浩然《舟中晓望》同样是古诗结构,突破律诗的固定形态。风格浑朴含蓄,清王士禛评云:“色相俱空,政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画家所谓逸品是也。”(《带经堂诗话》卷三)...
www.kuaihz.com/tid141_40741...html 2023-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