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4,025个

鲁迅《小杂感》原文、注释和赏析_有感_读后_快好知

【析】 鲁迅的杂感,一般多为一事一议,而这篇《小杂感》却广泛涉及到社会上诸多事件和问题,是作者在特定时期内对各种社会现象所生感触的总汇。21则格言警句式的文字,多侧面、多角度地审视了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前后的社会现实,是这一...
www.kuaihz.com/tid15_19252...html 2023-8-30

鲁迅《黄花节的杂感》原文、注释和赏析_有感_读后_快好知

从“黄花节很热闹”到“热闹得疲劳了”,点染自己的“杂感”:“这当然是劳苦的,但总比枪弹从致命的地方穿过去要好得远;何况这也算是在培养幸福的花果,为着后来的人们呢。”这样阐述不抽象,议论不空洞,动笔辄止,左右逢源,议论风生,...
www.kuaihz.com/tid15_19251...html 2023-9-1

鲁迅《倒提》原文、注释和赏析_有感_读后_快好知

这文章,每天一段,雍容闲适,缜密整齐,看外形似乎是 “杂感”,但又像“格言”,内容却不痛不痒,毫无着落。似乎是小品或语录一类的东西。今天一则“偶感”,明天一段“据说”,从作者看来,自然是好文章,因为翻来复去,都成了道理,颇尽...
www.kuaihz.com/tid15_19257...html 2023-9-1

鲁迅《致萧军》原文、注释和赏析_有感_读后_快好知

“他略略涉及君权便被禁止。”与此相似,过去也有人责备鲁迅先生不够革命,只能拿笔,不能拿枪,只能写短篇小说、杂感……,没有写过长篇,不够个作家,更不能比托尔斯泰,躲在上海租界地里不够勇敢等等,这正是当时中国 “左左” 右右...
www.kuaihz.com/tid15_19249...html 2023-9-2

鲁迅《名人和名言》原文、注释和赏析_有感_读后_快好知

朱自清在《鲁迅先生的杂感》中曾说过,鲁迅的简短而凝结的杂文“是诗人和战士一致的产物”,是“理智的结晶”,“是独特形式的诗”。这“诗的结晶”“不是结晶在冥想,而结晶在经验里;经验是 ‘有情的’,所以这结晶是有 ‘理趣’ 的...
www.kuaihz.com/tid15_19259...html 2023-9-3

鲁迅杂文集《且介亭杂文》内容鉴赏_有感_读后_快好知

这些杂感不仅技巧圆熟,论证丰富,而且作者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也大都经过融会贯通,遵循杂感的特点结合在具体的内容里,符合于中国成语的所谓“深入化境”,在艺术上表现了突出的简约严明而又深厚朴茂的风格。
www.kuaihz.com/tid15/19062...html 2023-9-7

《华盖集》读后感100字_美文_读书_快好知

杂感》里面有一句话颇撼人心,“勇者愤怒,抽刀向更强者;弱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再想想今日之社会,呜呼哀哉!《碰壁》几篇教你被怼之后如何怼回去。《十四年的读经》,大可以...
www.kuaihz.com/tid342_30108...html 2023-9-8

鲁迅《六十五暴君的臣民》原文、注释和赏析_有感_读后_快好知

出自“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的心情,他痛心地写下了 《暴君的臣民》这篇杂感,作为他对民族思考的发言。 作者首先把他读史得来的理性判断摆在我们面前,说暴君统治下的臣民常常比暴君更残暴,其表现是臣民们的欲望往往超过了暴君的暴政...
www.kuaihz.com/tid15_19250...html 2023-9-9

鲁迅《随感录四十七》原文、注释和赏析_有感_读后_快好知

【析】 鲁迅的杂感文章,常常抓住现实社会生活中某些不良现象和风气,以三言两语的随感记录形式,加以批评和抨击,文章虽然短小,却常能揭示出这些批评抨击对象内在的矛盾与荒谬,帮助读者认清其实质。
www.kuaihz.com/tid15/19249...html 2021-12-5

《家》读后感_感想_读后_快好知

对于封建制度那个早已陈死的东西,因为没有受过它的毒害,也生不出恨意。书中能引我同感的,却是那些对于成长的感慨于无奈,甚至是带着感伤的怀念。这恐怕是作者所始料不及的吧。但这篇杂感却非是要发些感慨,只是想发感想而已。
www.kuaihz.com/tid15_42497...html 2022-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