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8,187个
道德经《不见可欲·老子》原文及鉴赏_有感_读后_快好知
因此,吾人须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不使物扰情性之真,乱神思之静也;治国者亦须节其物欲、敛束精神,安于自然之“道”,修养心性之“德”,则天下为治。然道家所谓之“不见可欲”,绝非“弃物”以求清静,亦非“去欲”专养其德。
www.kuaihz.com/tid15_39356...html 2023-9-2
道德经《兵强则灭·老子》原文及鉴赏_有感_读后_快好知
在老子看来,军队虽然重要,却不是治国所必需的。《第三十章》说:“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为人臣者,应当以“道”的原则来辅佐人主,使国泰民安,不应该无端生事,轻开战事,而一味地以兵力强盛来谋取天下。治国治天下,是以...
www.kuaihz.com/tid15_39354...html 2023-9-5
李劼:儒家概说_中国哲学_哲学_快好知
东汉皇帝大都相信以儒治国,甚至效仿上古先贤,亲自赤脚种地。也正是以儒治国的政治方式,导致东汉儒生极其活跃,与朝廷呼应,蔚为大观。最后,以汉末党锢血案,收场。以儒,不能治国。 汉末党锢无意间留下一个儒生有所不为、有所必为的骨鲠...
www.kuaihz.com/tid23/tid125_1883...html 2023-9-10
道德经《第十八章·大忠大义》原文及鉴赏_有感_读后_快好知
伊尹曾以长者的身份劝告他,又以相国的权力威胁他,但太甲在治国为民上仍毫无心思。伊尹施尽各种方法,想令太甲改过自新,以继承成汤的基业,创造商朝鼎盛,无奈太甲仍不以为然,冥顽不化。 有大臣向伊尹劝道:“当年先主在位时,你帮他灭掉...
www.kuaihz.com/tid15_39318...html 2023-9-2
人民_快好知
杜甫《石壕吏》,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解题】 此诗作于乾元二年(759)春。乾元元年六月,杜甫因上疏救房琯,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展开) 感想古籍古文 《管子·治国》原文及翻译 ...
www.kuaihz.com/tags15_4s5lvzvq...html 2023-8-30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书笔记_笔记_读后_快好知
如今从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理念来看,7年知青岁月为他治国理政思想树立了“以人民为本”的方向;与梁家河村民朝夕相处的7年,建立起了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坚定了为人民办实事的理想。 人民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立足点,为民、...
www.kuaihz.com/tid52_17...html 2023-9-9
毛泽东诗词《七律·咏贾谊》原文、注释及赏析_有感_读后_快好知
那样年轻,就有治国的才能,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廊庙才”)。真是人才难得。据载,贾谊为博士,汉文帝或有咨询,诸老博士欲语不能,而年纪最轻的他却能专对,所以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然而,当文帝二年(前178)贾谊将进一步被提拔“任公卿...
www.kuaihz.com/tid15_33519...html 2023-9-1
人间正道是沧桑—我在毛主席身边十七年(中)_专题_人物_快好知
1948年4月13日,毛主席、周恩来、任弼时、陆定一、胡乔木等来到了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晋察冀军区聂荣臻司令部所在地。司令部大院建在土山坡下的三排土木平房中。主席在此住了半个月,并在此召开了中央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土改问题。
www.kuaihz.com/tid5/tid471_5155...html 2022-9-29
大器晚成: “教育改变命运”的 家族代际变迁及其双重面向_智库...
除了一种纯粹精神,X族人对于“读书人”的道德期待是“齐家治国”,“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读书人不只是为自己的家族谋取经济利益,应该为社会尽一份责任和力量,这是一种“功德无量”而不是自私自利的事。李弘祺认为,儒家思想...
www.kuaihz.com/tid5/tid498_11532...html 2023-9-20
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_智库_爱国_快好知
我们已经有主办奥运会、世博会的经验和能力,在今天这样的情况下,就不只是中国元素,而是改革开放甚至建国以来乃至于我们几千年以来治国理政的经验, 这个时候可以让全世界共同分享、互相借鉴。我们历来不强加什么给别人,但中国治理自己这么...
www.kuaihz.com/tid5/tid498_7791...html 20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