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466,710个
《吕氏春秋》 的治国智慧_改革史话_改革_快好知
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及门客所著《吕氏春秋》,融合百家治国政策,成为“史家之宝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过《吕氏春秋》中的经典名句,在谈到古人懂得发挥舆论的作用时,引用“尧有欲谏之鼓,舜有诽谤之木”这句名言。今天我们了解和研究《...
www.kuaihz.com/tid5/tid495_6096...html 2023-2-3
整治贪官要听毛主席的一句话!_精神_革命_快好知
权力犹如一把“双刃剑”,只有受到有效监督、制约和正当运用时,才能造福人民。所以说,治国必须治吏,“治国就是治吏”。 毛泽东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治国的核心在于治吏,治国就是治吏,治吏...
www.kuaihz.com/tid5/tid475_4933...html 2023-3-17
箕子是纣王的什么人 箕子人物介绍_中国_历史_快好知
箕子是商朝王氏成员,他是商王文丁的儿子,纣王帝辛的叔父。箕子被看做是儒家前驱者,他的思想包含了周公的明德保民,还有孔子的仁义之说。商朝灭亡后,周武王曾拜访箕子,询问治国之道,还打算让箕子亲自处理国事。但箕子不愿为新王朝做事,最...
www.kuaihz.com/tid1/tid31_9349...html 2023-3-28
裕仁太子周游列国_故事_读书_快好知
他意识到,当他从国外返回时,他将承担起治理国家的重担,所以在舰队穿越印度洋和地中海的漫长行程中,裕仁皇太子经常与他的政治、外交、战术和战略顾问们一起,商讨日本将来的前途,以及他们所应该采取的治国纲领和计划。
www.kuaihz.com/tid291_32398...html 2021-7-15
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治理智慧_改革史话_改革_快好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千年积淀,蕴含的治国理政资源丰富而宝贵。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崇德向善”的资源,充分发挥其价值引领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
www.kuaihz.com/tid5/tid536_11550...html 2023-3-15
管荣开:以社会治理为宏旨_共和国史_历史学_快好知
自1997年依法治国被明文载入宪法修正案之后,法治便成为我国社会治理的主基调,成为影响人们生产与生活的最权威规范。从“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我们走过了艰难曲折的道...
www.kuaihz.com/tid23/tid116_869...html 2021-3-7
陈一新: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_法制建设_政治...
2020年11月16日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最重要的意义就是明确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和战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创造性提出全面...
www.kuaihz.com/tid5/tid531_11584...html 2023-3-20
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_改革史话_改革_快好知
因此,孔子主张通过举贤才实现治国安邦:“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到墨家,其思想与儒家多有不同,但在选拔、任用贤才的政治用人观上是一致的,将“尚贤”作为政治的根本,主张尚贤使能要打破界限,不分...
www.kuaihz.com/tid5/tid536_11722...html 2023-3-28
管仲改革的具体内容,管仲变法的时间和作用是什么?_综合_历史_快好知
管仲把富民放在首位。他说:“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 如何实现“富民”的目标呢?管子认为发展农业生产最重要。因为“五谷粟米,民之司命也”,“粟者,王者之本事,人主之大务也”。为了发展农业生产,就...
www.kuaihz.com/tid1/tid20_238...html 2023-3-12
老子五千字《道德经》,是中华民族智慧的源..._综合_文化_快好知
〖6〗.治国: 以正治国。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治大国,若烹小鲜。 〖7〗.平天下: 以无事取天下。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三、老子内含【五】位生存体系 ...
www.kuaihz.com/tid1/tid74_80...html 2023-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