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509,416个

论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原文及解读_有感_读后_快好知

论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原文及解读 [十五·十二]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鉴赏〕 这句名言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成为一条成语,表示人们不可只关心眼前鼻子底下的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应当有远大的计划和谋划,对事件...
www.kuaihz.com/tid15_37317...html 2023-3-13

论语《性相近,习相远·论语》原文及解读_有感_读后_快好知

而在另外一方面,孔子也深刻地认识到人性中有阴暗面,《论语》中两次记录了他的感叹:“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卫灵公》,又见《子罕》)这一类语句可以说表达了类似性恶论的看法。当然他没有直接、清楚地说明人性是善还是...
www.kuaihz.com/tid15_36907...html 2023-3-15

论语《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原文及解读_有感_读后_快好知

孔子自言十五岁时立志学习,他所说的学,从《论语》其他文字可知,包括求知和品德修养两方面。实际上孔子自幼就好学,这里言十五而志于学,当是指一种自觉的行为。他这一志向终身未变,而且历久而弥坚,即使他在学识上取得伟大成就以后,仍...
www.kuaihz.com/tid15_37317...html 2023-3-16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全诗拼音、意思及解析_唐代李隆基_古文_读书...

栖栖:忙碌不安的样子,形容孔子四方奔走,无处安身。《论语·宪问》:“丘何为是栖栖者欤?” 鄹:春秋时鲁地,在今山东曲阜县东南。孔子父叔梁纥为鄹邑大夫,孔子出生于此,后迁曲阜。鄹氏邑:鄹人的城邑。
www.kuaihz.com/tid141_40924...html 2023-3-9

论语《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原文及解读_有感_读后_快好知

论语《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原文及解读 [十五·二十三]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鉴赏〕 人们常说“言为心声”,然而事情未必尽然如此。一个人的思想、人格与他的言辞有时是不一致的,甚至是矛盾的。
www.kuaihz.com/tid15_37306...html 2023-3-13

论语《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原文及解读_有感_读后_快好知

孔子一生的行事风格就是“温良恭俭让”(《学而》),《论语》的全部文字体现了和的观念。由于儒家和中国其他学派的大力提倡,和的精神渗透于中国文化的灵魂,成为源远流长的深厚传统,中国民族精神因此弥漫着冲和之气。正是由于这个原因,...
www.kuaihz.com/tid15_36907...html 2023-3-18

《曾子·任贤》原文及翻译_古文_读书_快好知

14.在如何为政的问题上,本文的哪些观点与下面这则《论语》一致?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说明。(6分)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答案: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
www.kuaihz.com/tid141/3701...html 2023-3-15

《论语》智慧: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_国学_传统_快好知

《论语》智慧: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 原文: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释文:孔子说:“恭敬却不知礼,就会徒劳无功;谨慎却不知礼...
www.kuaihz.com/tid1/tid17_95...html 2023-3-16

论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原文及解读_有感_读后...

〔鉴赏〕孔子重视学是无人不知的,《论语》中我们到处可以看到学字,全书用得最多的概念就是仁、礼、学。但是,他同样也强调思维的重要性。学是了解别人的认识,思是寻求自己的认识。“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一句不仅...
www.kuaihz.com/tid15_37335...html 2023-3-15

论语《坚韧刚毅·论语》原文及解读_有感_读后_快好知

〔鉴赏〕 《论语》一书中,孔子的价值取向与精神追求表现得非常复杂,既有“畏天命”(《季氏》),对天与命的遵从,又“吾与点”(《先进》),即赞赏他的弟子曾点所描绘的生活方式: 与物同归、消融于自然,享受富有诗意的田园生活的乐趣...
www.kuaihz.com/tid15_37331...html 2023-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