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50个
《史记》与《资治通鉴》的区别_笔记_读后_快好知
第四,这两本书的待遇不同。司马迁的史记得以流传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的外孙杨恽,没错,就是那个说出一丘之貉的杨恽。正是他的努力,《史记》才得以出版发行,也就是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史记》属于非法读物,是见不得光的,如果没有...
www.kuaihz.com/tid52_7140...html 2023-1-17
中国四大名著读后感_感想_读后_快好知
那时我爱读书,四大名著、《史记》、《资治通鉴》、《昆虫记》……等各种中外名著我都“略知皮毛”——实际上都是囫囵吞枣。无奈,那时我只看《红楼梦》中的好词好句,根本谈不上“品读”。偶尔认真地看上几句,便主观地认为只有黛玉...
www.kuaihz.com/tid15_42349...html 2023-5-23
《资治通鉴补》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_有感_读后_快好知
最后,严衍针对《通鉴》纪年方法上的缺欠,在此书中有重大的改进。一是存残统。如《通鉴》书黄初元年,《通鉴补》则书建安二十五年,以存汉之残统。这样的作法与《通鉴》正好相反,同样有所不足,不如分别标出同一年中的两个年号。再是...
www.kuaihz.com/tid15_37703...html 2021-5-29
黄朴民:历史学研究中的四个“误区”_史学理论_历史学_快好知
毕竟,在中国古代,像《史记》、《资治通鉴》这类史书,并不仅仅是其撰著者司马迁、司马光的自娱自乐,玩象牙塔里“一个人的精采”,而是广为流传、至少普及于社会精英阶层的。所以,当今历史学受冷落、被边缘,其主要根因还得从当下历史学...
www.kuaihz.com/tid23/tid113_2440...html 2022-11-26
刘宋_词库_宝库_快好知
与北魏的关系 北魏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每逢有征伐,常先遣人使宋,避免受夹击;刘宋亦借机加强内部统治秩序的建立,发展生产,扩充武备,伺机北伐,收复失地。据《资治通鉴》记载,魏太武帝向刘宋遣使13次,宋文帝向北魏遣使6次 。虽然刘宋称...
www.kuaihz.com/tags30_4wejrzno...html 2023-5-20
史学双壁是啥 史学双壁是什么_家长加油站_家庭教育_快好知
1、《史记》被称为“世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又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壁”。2、《史记》《史记》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所著的作品,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这部作品描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从黄帝开始,一直写到了...
www.kuaihz.com/tid2/tid463_44323...html 2023-5-6
从海明威这5部短篇小说,学习冰山理论写作手..._笔记_读后_快好知
短篇《一天的等待》,觉得特别好。生病的第一天,男孩以为自己要死了,表现的格外坚强,说话像一个大人一样克制冷静懂事,当爸爸告诉他不同的温度计的标准值是不同的,就像英里和公里的区别一样时,男孩知道是自己搞错了,自己也不会死了,反...
www.kuaihz.com/tid52/7140...html 2023-5-23
我国纪传体史书有哪些:史记、汉书、三国志、新唐书等_八卦_猎奇...
1、《史记》 说到我国纪传体史书,最出名的当属《史记》,它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以前的史书多以编年体记述),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前后经历了14年,,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www.kuaihz.com/tid6/tid67_12343...html 2023-4-22
《旧唐书》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_有感_读后_快好知
因此,宋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时,便多以此书为唐史的依据。清人沈炳震撰《新旧唐书合钞》二百六十卷,取新、旧《唐书》之所长者为正文,以次要者为注。其中大多数纪、传都以《旧唐书》为正文,将《新唐书》与此书记载有出入者为...
www.kuaihz.com/tid15_37707...html 2023-5-26
《二十二史考异》_词库_宝库_快好知
同时主张把史学与经学置于同等重要地位,以治经方法治史。钱大昕18岁有志读史,从《史记》到《元史》22部正史,他都反复精读,详加比勘,读书所得,随时用别纸写出。40岁开始撰写《考异》,历15年而草成初稿,历时近五十年,撰成《二十二...
www.kuaihz.com/tags30_4oaivzf2rtsy3a... 2023-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