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03,272个
古今奇趣楹联15副_风俗_文化_快好知
据载,五代时蜀主孟昶于公元964年除夕题在卧室门上的“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即是我国最早的楹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贴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文人间也多唱和联对以逞才情,文学大家苏东坡和黄庭坚也都擅写楹联;明太祖朱元璋非常喜欢...
www.kuaihz.com/tid1/tid14_28...html 2023-2-26
浅谈楹联的认识与感悟_诗词_传统_快好知
其次,楹联文化的感知要从现存的众多寺庙,亭台,古城等地方去观察学习。明清时期是中国楹联文化的顶峰,距今年代也不十分久远,古代建筑保存相对完好,因此楹联古迹也众多。在以前,昆明大观楼的楹联被公认为字数对长的楹联,但是随着新世纪考古和...
www.kuaihz.com/tid1/tid15_57...html 2023-2-22
浅谈楹联的几种对式_风俗_文化_快好知
上下联之间相对的,称为平对;本句内前后自对的,称为当句对;上下联之间位置交错相对的,称为交股对。在楹联的对偶应用中,以平对为多,当句对次之,交股对再次之。一般认为,只要本句自对工整了,两句间的互对词性可以放得很宽,甚至...
www.kuaihz.com/tid1/tid14_42...html 2023-3-15
21则超有趣的对联,文化的瑰宝!叫人拍案叫..._风俗_文化_快好知
叫人拍案叫...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又称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有偶语、俪辞、联语、门对等通称,对联以“对联”称之,则开始于明代。它是一种对偶文学,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
www.kuaihz.com/tid1/tid14_38...html 2023-3-11
名联欣赏:天下楹联(三)_风俗_文化_快好知
楹联在赵藩的的作品中占有重要位置,现存《介庵楹联集》3卷,存楹联542联。内容极其广泛,修身、为政、风景、名胜、记游、登览、赠友、悼亡诸多方面,“严不一调,体不一格”(赵式铭《介庵楹句续钞·序》)。他把丰富的为政经验,广博...
www.kuaihz.com/tid1/tid14_31...html 2023-3-20
楹联习俗_词库_宝库_快好知
楹联是题写在楹柱上的对联,亦指对联,是我国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楹联习俗源于我国古代汉语的对偶现象,西晋时期(290年左右),出现合律讲究的对句,可视为其形成的重要标志。在一千七百余年的历史传衍过程中,楹联与骈赋、律诗等传统文...
www.kuaihz.com/tags/30/42s3t2ebstslt... 2023-3-11
名联欣赏:名胜楹联(甘肃其它名胜)_风俗_文化_快好知
名联欣赏:名胜楹联(甘肃其它名胜) 嘉峪关 名胜古迹联,是指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名胜联,多用于亭台楼榭、殿阁寺庙、名山大川等古迹处。 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风景名胜甲天下。古今名人来到这些名山大川、古迹胜地,往往触景...
www.kuaihz.com/tid1/tid14_36...html 2023-3-11
名联欣赏:名胜楹联(湖北鄂州名胜)_风俗_文化_快好知
重庆华岩寺名胜古迹联,是指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名胜联,多用于亭台楼榭、殿阁寺庙、名山大川等古迹处。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风景名胜甲天下。古今名人来...(展开) 风俗 甲骨文上的辉煌(十)--金文的内... 当下,金文...
www.kuaihz.com/tid1/tid14/28...html?... 2023-3-20
春联_词库_宝库_快好知
联语却不限于题写在桃符上,推用在楹柱上,后人名曰“楹联”。宋代以后,宜春帖多用联语,且把粉红笺写出。有些人集诗经古语,有的集唐宋诗句。相传可考的,有王沂公皇帝阁立春联:“北陆凝阴尽,千门淑气新。”这是春联中挂人齿颊...
www.kuaihz.com/tags/30/42mkl2eb...html 2023-3-11
命题楹联_风俗_文化_快好知
顺峰山公园征集建筑楹联(见《中国楹联报2004年11月12日总604期》),共计46处景点,整整46个命题,题目高雅,极富诗情画意。如“逸云”、“古趣”、“汀芷”、“竹隐”、“快绿”、“半闲”、“游蹑芳踪”、“步入寒翠”、“临流...
www.kuaihz.com/tid1/tid14_34...html 2023-3-19